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学习,炒股配资,股票查询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学习,炒股配资,股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投资理财

投资理财

600336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完整篇)超级干货,建议收藏

爱推广工作室2021-04-15 17:48:27投资理财38来源:股票入门基础
展开全文

来源: 郑雅山频道

【1】抓住10倍大牛股的绝招!你也可以做到

彼得林奇还是照例,先给投资者信心,你们可以的,在投资的行业里其实没什么真正的专家,他跟医生,工程师完全不一样,那些行业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而在投资行业,大家都是基于对未来的猜测,所以专业的和业余的差不太多。所以完全没必要妄自菲薄,很多业余的投资者比专业的做的更好。

如果你对投资一无所知,那么你就应该去买基金,如果你有一定的基础,想多学一些知识,可以试着购买一些股票。但这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如果你买股票还是停留在听别人推荐的基础上,那么林奇还是劝您回去买基金。否则可能会亏得很惨。之所以这么说,主要基于三点,首先他有可能是错的,即使彼得林奇买的股票,也有40%都是错的,而即使买到了正确的股票,这些股票也会在40%的时间里,看起来像是错误的。第二,他推荐给你,但他不可能天天跟着你,所以买入即使正确,卖出未必会正确。也许过一段你见他,他会告诉你他已经卖掉了。第三,你可以做到自己追踪信息,这些其实很简单,你根本不必去寻求别人的意见。彼得林奇说,如果你在工作中,和去购物的时候保持一半的警觉性,那么你就足以做的比华尔街的顶级专家更加优秀。任何一个消费者,他们在消费的时候,其实都已经替你做了大量的基本面分析。而如果你在某个行业中工作,那么你就能对这个行业更加了解。而彼得林奇自己,就是这样,他在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发现10倍股。而通过股票分析师推荐的其实并不多。

10倍股是相当不错的业绩了,这对于投资者来说相当困难。所以不要幻想着什么一夜暴富,彼得林奇说实际上你能抓到4倍股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10倍股往往会让你的投资总业绩瞬间脱颖而出,比如彼得林奇自己列出了他的成绩单,他买了12只股票,有4只亏损,最多的亏了将近40%,还有7只股票赚钱了,但总计3年只盈利了30%,而当时的标普500收益却高达40%,所以你其实是跑输市场的,但这11只股票外,还有一只,他涨了10倍,一下就让你的投资收益变成了110%,远远跑赢市场。所以你甚至不必追求每只股票都赚钱,只需要找到那些看起来有可能涨10倍的公司放在一起,10只股票里抓到1只你就赢了。这个其实难度就大幅降低了,郑雅山给你出个主意,比如你可以通过软件,把净资产收益率做个排名,把前100只股票挑出来,再把市盈率做个排名,再把前30名拿出来,然后再把市值做个排名,把最小市值的前10只拿出来,抓到一个大牛股的概率其实还是很高的。

彼得林奇也出了一个损招,他说如果你喜欢一个公司的产品,你每次消费的时候,最好都买入同等价值的股票。比如你每天喝伊利的牛奶,一天10块钱,一年怎么也有3600块钱,你应该买一手伊利的股票,彼得林奇说,他就是这么投资的。大概美国买股票的数量比较随意,没有每手交易的限制,所以买几十块钱的都可以,在中国就比较郁闷,比如我买茅台,一手现在得需要4万块钱,我一年还真喝不了这么多酒。

彼得林奇说他就是用这种方法,经常能抓到大牛股,消费什么就买同等数量的股票。在中国呢,其实你可以把它改变一下,每次消费,你就买一手。比如家里换给美的的空调,那你就顺便买他一手股票,下次再换个美的的电饭煲,再买他一手。彼得林奇说,当你每次消费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给优秀的公司投票。既然你认为他的产品好,那么自然就应该持有他的股票。他自己通过这个方法,抓到了很多4倍股,5倍股,甚至10倍股。这个方法应该是可行的,毕竟热销商品背后的企业,质地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与好企业为伍,与你的兴趣为伍,那么你自然会得到更好的回报。比如很多人天天用微信,天天打王者,你考虑过买腾讯的股票吗,从他推出微信到现在,几乎只涨不跌,已经有10倍了吧。你任何时候上车都是赚大钱的。甚至2014年再上车你也有3倍的机会。今年他推了王者荣耀,股价几个月就涨了50%。所以郑雅山支持大家这么干,在你的基金定投之余,如果还想了解股市的话,你可以先这么选股票。比你去听消息要靠谱的多。那么什么时候卖出呢,也很简单,当你不想在使用它们家的产品了,或者想把美的的空调换成格力的时候,你就应该卖出了。

彼得林奇的投资,无疑都是这一类的,比如他买入一家快餐店是因为他非常喜欢他们家的玉米煎饼,后来买汽车旅馆,是因为他的同事朋友几乎出差都会住在那里,而他们家人都开沃尔沃汽车,所以他就买了。孩子们都喜欢苹果电脑,他去很多大公司调研,发现也都是苹果的产品,所以他很早就投资了这家公司。

彼得林奇说了个很逗的事,他当时在麦哲伦基金,天天研究纺织行业,他不懂这个行业,觉得哪家公司都一般,而研究员也难以拿出任何信服的数据。有一天无意中发现了他媳妇的丝袜,他迅速想到了,这就是研究报告里的一个公司生产的,随即他向他媳妇征求意见,他媳妇坚定地告诉他,这个丝袜的质量是所有产品里最好的,不容易发生抽丝,他已经使用了好几年。而且他们的产品购买十分方便。在口香糖和剃须刀的柜台附近就能轻松发现他。彼得林奇后来亲自去看,还真是很多人在结账前,随手就拿几个丝袜放进购物车。

这家公司最后被另一家公司收购了,而收购之前,彼得林奇在上面赚了6倍,如果没有被收购,很可能股价会涨50倍。是整个纺织行业里,表现最好的股票。而这只股票来自于他老婆的购买行为,而并非华尔街最专业股票分析师推荐。

林奇还举了一个反例,他有一个朋友酷爱研究技术分析,然后他找了一家公司是做磁盘驱动器的,这个朋友完全不知道磁盘驱动器是个什么玩意,结果他就买进去了,而当他买进去的同时,这个朋友的媳妇却花了大价钱买了一个品牌的服装,在这个朋友的眼里,媳妇是个败家子,就知道买买买,而在这个女人眼里,老公才是败家子,他买的股票从未赚过钱。结果很讽刺,这个朋友买的磁盘驱动器公司,最后跌了一半,业绩越来越差,而他媳妇钟爱的那个服装品牌股价却涨了20倍。如果他这个朋友,用了我们上面的方法,跟着他媳妇败家,那么他们应该已经是百万富翁,甚至财富自由了。所以,投资这事其实不难,多从媳妇的买买买上入手。女人就是最好的零售行业研究员,小孩是游戏公司和教育行业的研究员,老人就是药品研究员。至于男人,他们是食品饮料和汽车行业的研究员。没事多去超市里面溜达溜达,你的投资会与众不同。

林奇朋友的故事还在继续,后来他的朋友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决定买这家服装公司的股票,但他媳妇却说,最近这家公司做的服装好像不如以前了,他现在已经不怎么穿这个牌子了。但她老公又没听他的,他有自己的道理,我现在谈的是股票,是生意,而不是你的裙子。结果他买进去之后,正好接了个最高点。后来又赔了一半。有人觉得这个故事是杜撰的,林奇说这是真事,这家服装公司叫做Limite,是个名副其实的大牛股。

彼得林奇成功投资的第一招,大家已经十分了解了,那就是投资一个公司的逻辑是,你必须先爱上他的产品,如果你连他有什么产品都不知道,就千万别去投资,即使你真骑上大牛股,你也拿不住。离你不了解的股票,越远越好。他不可能给你带来收益。比如很多人都问郑雅山,新能源能买吗,军工能买吗,郑雅山真回答不了,因为完全不懂。我相信真正懂航天军工和新能源的股民绝不超过万分之一,其他的也就是道听途说而已,只不过是蒙着来,这么干,蒙对的概率其实并不大。那么今天这个购物选股票的技巧,您get了吗,有什么问题欢迎来郑雅山的读书圈公众号里讨论,明天我们介绍,彼得林奇是如何获得选股技巧。

【2】投资专业机构没什么可怕!他们同样愚蠢

彼得林奇小时候,家里除了他外祖父,没人碰过股票,而他的外祖父,也只是很保守的投资者,只买公用事业的股票,买了一家公众服务公司,他一直以为这是做自来水的,后来直到有一天他知道了,这家公司原来是做石油的,然后就果断卖出了,这个决策果然神奇,自打他外祖父卖掉这个股票,这个股票随后涨了50倍。

那是29年之后的信心恢复期,没人相信股票。直到50-60年代,美国人仍然没人相信股票。大人们经常告诫孩子,宁可去赌博也千万别进股市,会让你输个精光的。林奇小时候在高尔夫球场当球童,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股票的地方,仅次于股票交易大厅,你接触的都是成功人士。而他们经常在谈论投资的话题,那时候他相当于慢慢的在富人堆里被熏陶。后来即使他上了波士顿大学,也没放弃球童这份工作,这比上MBA还值。不但能接受非常有用的财商教育,还能有钱赚。所以郑雅山也建议大家,如果闲着了,又交不起学费,不妨先从打工开始,多找一些富人经常出没的地方,比如高档酒店,私人会所什么的,当个服务员,也能学到不少。但更多人还是喜欢去麦当劳打工,钱看似多了一点,但这对你不会有任何帮助。

63年,彼得林奇大二,他买了第一只股票,叫做飞虎航空,购买原因是,他看到了一篇文章来介绍这个公司怎么怎么好,很幸运在这支股票上,彼得林奇上来就赚了5倍,他说研究生的学费,都是这里赚出来的。后来他高尔夫球童的职业再次显示出优势,富达基金的总裁莎莉文,就是他的客户之一,他觉得林奇挺好,便给了他一份暑期工作,这才让他有机会进入基金公司。

但他似乎成了华尔街的丧门星,他说他这一辈子,有一个神奇定律,彼得林奇只要获得进步,股市就会下跌。他去了基金公司,结果道琼斯,就被丧到了,从925点跌到800点以下。他的实习期并不顺利,回到学校后开始心中有个疑问,到底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后来他确定了,完全没用。书本上的东西,在现实中很难发生。所以他竟然在书里说,沃顿商学院的课程基本上是毫无价值的。他在学校最有价值的一件事就是找到了后来的老婆。再后来他就去服兵役了,等回来后,股票市场还不错,而当时很多人都劝他别买热门股,那些涨的太多了,去买冷门的石油和制糖吧,按理说听人劝吃饱饭,但结果他不看好的荣格石油却赚钱了,而他认为稳赚不赔的制糖股票,却亏损惨重,最后跌到了6美分,大概一股股票只能买6块口香糖。

毕业之后,他正式进入富达基金,管理富达麦哲伦,当时资产规模2000万美元,投资组合有40只股票。而富达基金给他的任务是减少到25只,他一个生瓜蛋子,只能接受。但最后他完全没执行,不但没缩减,反而增加到了60只,半年之后持仓高达100只,甚至150只股票。他说他当时忍不住,看见好的就想买。他当时就像购物狂,贷款类的就买了好几只,超市类的也有几只,甚至完全竞争的公司,他不挑,统统买回来。甚至直到彼得林奇后期,很多人都在拿这个开玩笑,有一个相当难的问题就是,你能说出一个彼得林奇没有买的股票吗?

林奇在做投资经理的时候,他发现一个问题,这个行业往往都是从众的,当别人出手自己才敢出手,而当别人不出手,即使是一个金矿,他也不敢弯腰。行业内的人都不怕赔钱,就怕说自己不行,要是某只股票没人买而你买了,大家会非常吃惊,你要解释不出个所以然来,就会被别人鄙视,永世不得翻身。所以,大家通常都把眼睛盯在同行身上,甚至忘了关注公司本身。

之前举例说他朋友买没买都亏钱的limited服装公司,直到他开了100家专卖店了,还没人调研,也没人关注。直到1979年了,商品都火起来了,当时也只有两家机构吃有,持股比例只有0.6%不到,1981年他有400家了,生意很棒,当时只有6位分析师,进行了跟踪,而此时他的价格已经是9美元,2年前只有50美分。而很快3年以后,当大家都开始关注这个公司了,他的股价马上又下跌了一半。此时又没人管他了。后来彼得林奇做了调研,发现业绩没问题,他就从5美元开始拿,1985年这家公司涨到了15美元,涨了3倍,这才又把分析师吸引来了。随后就是主要大趋势,一路涨到52美元。在高点的时候你会发现有37位分析师天天你都盯着这家公司,而这种情况之下,彼得林奇知道,一般就大势已去。

这种例子很多,华尔街相对于好公司来说总是后知后觉,往往只有他已经走出非常确定的走势了,那些分析师才会马后炮。而其实很多东西你完全可以提前发现,只要你是他产品的消费者,你就会知道他这家公司的好。他甚至发现他的孩子很喜欢吃一个牌子的甜甜圈,后来这家公司在77年-86年涨了25倍,但却没什么券商跟踪他,要不是他的孩子,彼得林奇也根本发现不了这只大牛股。华尔街的分析师,通常都去追踪那些看起来根本就不需要追踪的公司,比如80年代谁都知道IBM是王者了,谁都知道埃克森美孚的统治地位了,但研究这两家公司的分析师有四五十人之多。

郑雅山多说一句,读到这你要思考了,这里彼得林奇反复强调这个的意思就是要让大家知道金融机构运行的逻辑,你得知道股票分析师和研究机构他们的利益所在,他们是研究出一只大牛股收益大呢,还是少犯错的收益大。一只股票50%的机会赚10倍,但也有50%的机会让你亏掉8成,如果是投资者,可以用少量的资金比如2成,去博一下概率,但这样的股票研究机构绝不会推荐,因为你赚了钱也不会分给他,顶多给他个口头表扬。一旦错了他以后就很难在行业里混了。所以他们推荐的往往都是那些不会出错的股票,比如贵州茅台,你拿着吧,拿10年肯定不会亏钱的,即使亏了也不赖我,因为有几百个分析师也都推荐了。所以通常客户只会怪罪茅台,而不会去怪分析师的水平。所以他犯不着为你赚大钱,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冒险。另外,卖方报告路演的时候,你推的股票大家越是熟悉,那么过关的几率也就越大。而你推的票根本没人知道,那么这个解释可就有点麻烦了,你得把这个公司从里到外讲一遍,中间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质疑,稍有闪失就可能答不上来。这让卖方分析师压力山大,每次路演都相当于一次答辩,犯不上给自己加难度,还可能因为自己的表现差劲而拖累整个团队。所以他们很少有勇气去拿出冷门的票去给客户讲。即使要标新立异,也会选择大家都熟悉的冷门股。

彼得林奇还说,根据证监会的规定,一个基金持有一只股票不能超过他总股本的5%,而基金的体量一般都在几十亿,这也就是说,太小的公司,基金投资没有任何意义,一家10亿的公司,5%只有5000万,基金全买进去也完全对业绩没什么帮助。所以他们更愿意去找那些100亿以上的公司,这些你才能多买,重仓了你才能把业绩做出来。所以小市值的股票通常没人关心,因为基金经理认为,在这些小股票上付出大量的研究是浪费时间。而当小公司涨了10倍,变成了100亿的公司了,这时候基金才更愿意去研究和持有。所以这些条条框框都限制了机构,他们只能越来越平庸,随着基金规模越来越大,他们投资牛股的机会也越来越小。这就是为什么郑雅山再给大家讲基金的时候,提醒一定要避免那些规模过大的基金。如果是主动选股的基金,最好别超过50亿的规模,规模越小爆炸力越强,超过100亿的规模,就很难做好了,除非你碰上彼得林奇这样的基金经理,但是这种概率其实不大。

所以投资基金也是一个道理,人多的地方不去,过去一段时间表现最好的牛基,最好别凑热闹,就比如去年给大家推的长信量化先锋, 去年表现很好,但今年规模一大,都80亿了,业绩立马就下来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机构潜规则,也顺便说了买基金的一个小的注意事项,明天我们继续介绍彼得林奇的选股法则。他又是怎么去思考的呢?这的方法,特别适合业余投资者。明天见。

【3】买股票之前 先问问自己有房吗?

彼得林奇为什么可以找到大牛股,那就是因为他能够时时清空自己,让自己回到业余投资者的思维上去思考问题。他说十倍大牛股出没的地方,恰恰是好产品集中涌现的地方,而普通消费者的感受,肯定比那些收入极高的金融精英更加强烈。

另外,业余投资者没有任何限制,他们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释买入某些股票的理由,也没有买入股票的限制。他们可以完全凭自己对公司产品的喜好,去购买股票。而这种方法的成功率很高。

彼得林奇说,即使你没有任何投资技巧,只傻傻的投资指数,那么长期来看,股票也是最好的投资品,1927年以来的美国股市收益率高达年化9.8%,而公司债券只有5%,政府债只有4.4%,长期通胀平均只有3%,换句话说,如果你傻傻的投资股市,不用任何方法,应该也能有每年6.8%的正收益。不要小看这个收益率,差不多10年翻一倍,36年翻10倍。60年能翻50倍,到现在一共是90年,你的投资能够有350倍的回报。所以投资大师们都在说,债券跟股票相比,有一样的地方,都是他缺钱了你把钱给他,他还不起钱的时候,无论债券股票都会损失,债券可能会得到一些清算价值。但一旦他好过来了,会一脚把债券投资者踢开,相当于债券投资才是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但收益很低的方法。所以投资好的公司,就要投资他的股票。而不要去买他的债券,而投资不好的公司……等等!不好的公司,你投资他干嘛?

很多人都说股票的风险比债券要大的多,股市暴跌下去可是真吓人,2015年的惨状相信各位还是历历在目,而股市上的很多公司,其实也很难再趋势性上涨,你打开周线图就会发现很多公司基本都是横着走,一会波峰一会波谷。如果你买了这样的公司,即使很有耐心,长期投资回报率也会很差,甚至有的还会赔很多钱。所以股票作为一个整体来说,他的风险不大,而如果要把他拆开看,则风险巨大,那些所谓的蓝筹股,往往都是个坑。彼得林奇说,根本就没什么安全的不容错过的股票,即使长期持有,也屁用没有。只会浪费掉你的时间。股票跟债券相比,最郁闷的就是,他的收益不是线性的,你今年9%明年还是9%,这就叫线性,而股票是今年100%明年可能亏50%,算下来还是一分钱没赚到。

一直以来有人批评,股市是赌场,在股市里投资大公司就叫做投资,而投资小公司就叫做投机,但其实这些,根本就是傻傻分不清楚,彼得林奇说股市和赌场,投资和投机基本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四处打听股票的人,跟赌马的时候打听八卦内幕,其实没什么两样。但彼得林奇说,他不会去赌博,只会去打牌,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打牌技巧和记牌的技巧让这种胜率变得靠谱一些。他要做的就是在拿到一把好牌的时候,比如四个二两猫,那就多投入一些钱,而拿到很臭的牌的时候,尽量少投入。直接认输等待下一把。那么四个二两猫有没有可能赔钱呢?当然有。比如对手是同花大顺,但这种概率毕竟很小。所以玩牌的人都明白,不可能把把牌都赢,但只要赢得60%,就会有很好的业绩了。而彼得林奇也是如此,他甚至赢面连6成都不到,赔钱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但并不妨碍他在股市上成为业绩最牛逼的基金经理。

在股票市场上,绝对的安全就是绝对的风险,什么意思,比如一只股票你认为他很安全,但他10年不涨,当然也没跌,你会发现你浪费了最宝贵的时间。而一些比较有危险的股票,他的股价虽然波动较大,但却能有几倍的涨幅,所以承受风险,享受收益,这一直都是成正比的。对于高手来说,既然知道他要到哪里去,至于他怎么蜿蜒曲折的到达那里,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而人之所以会恐惧,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要去哪里。所以你就满眼看的都是波动。

彼得林奇说,你在买入一只股票之前,应该问自己三个问题,你有房子吗?你未来需要用钱吗?你具备股票投资者的素质吗?为什么要买房子,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子长期看是升值的。投资人在房子上面的投资,赚钱的概率是很大的。而巨大亏损一般只发生于特殊时期。当你买过了房子之后,你的基本生活问题也就得到保障了,而且最重要的,你学会了基础的投资。你在买股票赔钱的时候,多想想你是如何在房子里面赚钱的,心里就能平衡了,比如你看到房价下跌这样的新闻,会立马就把房子卖掉吗?不会!你看到房价暴涨,你会马上出手落袋为安吗?也不会,你甚至不会去天天关注房子的价格,多年以后你偶然间路过房产中介的门口,才会发现,哇塞原来我的房子涨了这么多?

所以结论来了,大家持有房子鲜有赔钱的,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确实赶上了大牛市,目前这个大牛市还没有破。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家基本都是长期持有,再短的持有年限,也都在2年以上。而股票,恨不得你2天就卖了。第三点是因为买房子你或多或少都要调研,去看看样板间,去地段那转一转。了解一下周边用户的情况。而买股票,很多人除了名字和代码简直一无所知。

至于未来是否用钱这个问题,自己一定要想清楚,其实投资跟你有多少钱无关,跟你这笔钱多久不用却关系很大。彼得林奇说如果你2-3年内就不得不为孩子学费而动用这笔钱,无论你买任何股票都是很危险的,股票的未来10-20年是可以预测的,但2-3年还真是不好说。即使是他自己,预测股市的概率跟扔鞋也差不了多少。你觉得他会价值回归,他就是不涨,你一点辙都没有,只能等待。所以林奇建议,2-3年就要用钱的投资者,最好远离股市。你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很大。没有方法保证你肯定赚钱。郑雅山也说如果你有10年不用的钱,才可以扔到股市上。这时候我可以保证你赚钱,甚至赚的钱还不少,应该能超过绝大多数的P2P,但如果你是5年以内要用的钱,最好的办法还是拿去买债券。如果明年就要用的钱,还是买货币基金比较靠谱。债券都有可能让你亏损。

那么第三个问题来了,什么才是投资成功所必须的素质呢?这个比较多,什么耐心,自立,常识,对于痛苦的忍耐力,心胸开阔,独立研究,主动认错等等。真正成功的投资者,不需要智商太高,因为智商太高会让你很自负,而股市的作用就是专门打脸的,所以你要想让他给你钱,你得捧着股市说,得认为他比你牛逼,他才会照顾你的投资收益。其实郑雅山觉得,逆向思维才是最重要的,股市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少数人赚多数人钱,不是多数人不能赚钱,而是少数人供养不起多数人赚钱,所以只要多数人赚钱了,就肯定是大泡沫了。所以多数人赚钱一定虚增的那一部分。而这部分你看的见,却永远拿不走。在多数人赚钱的时候,还是只有少数人机智的把钱拿走了。所以,神州行你可以相信群众,但投资这事千万别相信群众,群众一定是错的。群众都被吓到的时候就是你入场捡便宜货的时候,群众纠结的时候,你已经开始赚钱了,群众开始蠢蠢欲动,你正好大把捞钱。等群众进来抢钱了,你正好套现离场。所以把群众看成你的客户就对了。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要抛你就接,他们要买你就给他。顾客是上帝,群众也是上帝派来给你送钱的。当然他们可能有时候会骂你两句傻逼,千万别当真。把耳朵赌上专心赚你的钱就好。人家花了钱了,还不让人家骂两句?你都赚了钱了,让人家发发牢骚也是应该的。

所以,在大众的认识里,股票涨了才投资股票,股票跌了就要远离股市,而恰恰相反,股市跌了更便宜了,你才要进场买,等他涨了赚钱了,你才应该把这些投资公司未来几年的业绩,一把兑现出来。郑雅山经常给大家讲,什么时候该卖股票。这东西没有明确的标准,你觉得,未来几年你的投资目标都已经实现了,你就卖出来呗。有人问,卖了再涨怎么办?反正我的投资目标都已经实现了,他涨就涨去呗。我都已经考上清华了,干嘛非得追求那个满分呢?李嘉诚经常说,放弃最后一个铜板的同时,你也将所有的风险都甩给了别人。所以他老能赚钱。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明天我们来跟大家讲,该如何应对股市的变化,以及如何挑选股票。明天见。

【4】股市其实能预测!但绝不是看K线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彼得林奇总在强调,不要预测股市,道理很明白,因为你根本不可能预测对。他当基金经理期间,遭遇了1987年的股市大跌,那时候没人能意识到股市的风险。有人说不对啊,我们身边就有人可以预测对,而且他总是对的。这里面郑雅山要解释一下,一般情况下会有几类人,第一类比如某知名地产商,他的预测就是押一个方向,然后不断的看涨,结果恰恰一直在涨,所以只要一涨,他就对了。而他2008年和2013年,也没有任何提示,说楼市要调整了。在波动的行情中,押宝一个方向,你总会被人家想起。还有第二类人,他们也经常预测对,比如很多媒体都能预测的很准确,但他们的秘诀就是经常预测,涨了就看张,跌了就看跌。错的都是拐点,而对的都是趋势,所以对的次数会特别多,但可想而知这些预测对你一点帮助都没有。真正的预测不是顺着趋势说,而是敢于逆周期说拐点。比如5000点有几个人看跌股市,人民币狂贬值的时候谁敢说他第二年会大幅反弹。现在人民币升了很多了,谁又敢看他的调整。这些预测才会对你有帮助。郑雅山自认为看趋势还是挺准的,刚才这些拐点我们都看到了,也提示给大家了,甚至去年3月我们也喊了进场买股票。但也只能说这些都是运气好而已,也不可能每次都对,就拿房地产拐点这个事来说,郑雅山觉得已经到顶了,未来已经没什么空间了,但他偏偏还有最后的疯狂。虽然我坚信自己的判断,但很多人至少现在认为郑雅山错的离谱,而任总又对了。不过这种争论没有意义,预测也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你如何能用这些观点的判断帮你赚到钱,和减少损失。而彼得林奇他的职业生涯之中,几乎没见到能够对市场预测准确的人。

有人又提出质疑了,不对啊,巴菲特和李嘉诚为毛总是对的呢?这里郑雅山多说一句,大师之所以是大师,那是因为他们看东西的视角跟你完全不同,你是预测,是猜的,人家不是,人家是通过资产间价格比较得来的决策。比如巴菲特也调仓,也卖出过股票,但他当时认为债券的收益率已经高达15%了,已经高于股票的盈利收益率,那我当然不如去买债券。毕竟风险更小。而当债券收益率不如股票了,他又会用自己控股公司的现金流,不断收购自己公司的股票。那么他预测了吗?没有,所以他总是对的。

投资者总是在最悲观的时候更悲观,而在最乐观的时候更乐|新生婴儿信息被卖观。所以你根本无法判断未来。因为你自己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彼得林奇也谈到了鸡尾酒会理论,也就是当你出去吃饭,到处都能听到谈论股市的消息,那么股市就离下跌不远了。相反,当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你去谈论股票的话题的时候,那么股市可能就快止跌反弹了,这种预测的效果,竟然很准确。换句话说,你根本无需去关注基本面的变化,你只需要关注市场情绪的变化就够了。关注人情绪的变化,要比去预测市场准确地多。每天晚上去大排档走一走,看看大家都在谈论什么,这对你的投资会很有帮助。反正郑雅山听到的到处都在谈论房子,连广场舞大妈都在炫耀自己刚买的房子月还贷款超过1万的时候,郑雅山觉得这个市场到顶真心不远了。不过这种投资者情绪观测法,最郁闷的事情就是,你知道他快了,但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发生。所以最好别拿这个去打赌,否则可能会输的很惨。还是那句话,别逞口舌之快,自己闷声赚钱就好。

股市上还有另外一类人,他们不相信对市场的预测,他们甚至不愿意承认周期,他们只相信公司的赚钱能力。越是经济不好股市不好的时候,这类卓越公司的股票价值就会展现出来。所以他们就不断的在这时候收集筹码,巴菲特就是这么干的。他认为股票市场本身就只是个参考,他关注的还是公司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

所以彼得林奇的结论就是,关注市场不如关注大家的情绪,而关注大家的情绪,也不如你去关注公司的质地,即使股市走出牛市,如果你买的股票很糟糕,也一样赔钱。比如上一波牛市最高点6000点,这波牛市最高点5000点,但如果你买中石油,恐怕还是会亏损8成以上。

说完了理念的东西,彼得林奇开始捞干货了,如何寻找10倍大牛股,他说其实有很多人很多机会接触到大牛股,比如他所在行业,所在地区,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家很好地公司,比如很多人天天都在用云南白药的牙膏,吹格力的空调,吃双汇的猪肉,喝伊利的酸奶,但是他们却根本想不到去投资,只要进入股市,他们会选一只根本就没听说过的股票,一会石墨烯,一会航天军工,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投资能力,但殊不知自己生活正在被大牛股包围着。彼得林奇也举例,即使你是个农民,从来都自给自足|品牌吊带,但你得看病吧,有一天你得了胃病,去看医生,结果你就能接触到一个非常优秀的股票,那就是美国史克必成制药。只要有胃病的人,都知道这个药,吃了就好。这家公司从1977年的7.5美元,涨到了1987年的72美元,也是10年10倍。

错过了史克必成也无所谓,后面还有葛兰素,这家公司从1983年上市,4年4倍。但让彼得林奇感到吃惊的是,很多天天开出这些药方的大夫们,根本忽视这些药企的存在,他们更愿意去买一个毫不相干的石油公司。这种知识错配在炒股的人中间大量存在。业余投资者总不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出牌,仿佛说出一个公司,别人都不知道,感觉自己特有面。但要知道,这些虚荣都是要用钱买来的。当你炫耀这些虚头巴脑东西的时候,你的钱包就会在滴血了。

那么不具备专业优势,就不能投资某一行业的股票了么?显然不是,你即使毫无这个行业的专业知识,也能投资。但你至少要了解一点,那就是这个行业的产品究竟好不好用。也就是说,你不具备专业的分析公司的能力,但至少要具备一般消费者判别产品好坏的能力。华尔街通常只会追踪大行业,比如房地产和汽车,他们关注这些行业的销售数据,但其他行业一般追踪的就比较少了。特别是某些行业景气度很低的时候,比如现在2017年9-10月份,如今正是猪周期的底点,养猪卖猪肉的都赔了很多钱,但是不是说未来老百姓不吃猪肉了呢,猪肉价格永远涨不起来了呢?显然不是的。等过个半年时间,猪周期一定会起来的,只是现在没人关注这类公司而已。分析师们都会等猪肉价格猛涨的时候,再去给公司做个业绩大幅增长的报告。然后继续看好行业发展,比如现在的地产股就涨的很好,恒大这样的公司市盈率只有4-5倍,分析师纷纷看好后市行情。但我们却知道,今年地产的销售已经开始下降。现在补涨的都是去年的业绩,等明年的时候,今年业绩出来了,估计你就会发现只是昙花一现。所以这类周期波动的股票,往往是越涨估值越低,越跌反而估值越高。

彼得林奇的意思就是让大家买股票一定从他的产品出发。找到好的产品了,再去看他的业绩,看业绩最重要的是销售情况和景气周期,而并非是利润。我们在讲财务分析的时候,也提到过利润表是最会骗人的表,了解他赚了多少钱,其实意义不大。他分分钟可以给你化妆成美女,也能|海发分分钟扮丑。

说了这么多,彼得林奇最后来了个自我批评,他也一样犯了这些错误,他是最牛逼的基金经理,但他却错过了很多牛逼基金公司的股票,所以理论归理论,真正能照着做的,执行力很强的人并不多。就拿郑雅山来说,告诉你很多公司都很好,比如伊利,格力,云南白药,茅台,但同时告诉你他们价格贵了。很多人问,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矛盾,如果你要10年以上投资这些公司,现在买问题不大。郑雅山对这些公司有信心,但问题是对各位没信心,现在你买确实不便宜,这意味着你可能要丧失掉几年的时间来等待业绩跟上股价,几年拿着不涨,甚至还赔钱,大家肯定一边骂街,一边就走掉了。说好的投资10年以上,我估计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或者根本没有。所以尽管我认为大家应该用长期投资的方法去投资价值股,但不得不对各位的执行力打个折扣。您拿着钱在外面等回调,和拿着股票在里面等上涨这心态可是完全不同。

彼得林奇说业余投资者容易犯的最大错误就在于,他们不做研究就买股票。很天治核心基金净值多人给孩子买个纸尿裤能研究一周时间,用心比较哪款产品更好,各个产品的优劣,但买股票通常根本不经过大脑。彼得林奇根本没有要求大家去像专业的投资者那样去看财报,他说哪怕你就跟研究你的消费品一样,研究一下你的股票也是好的。比如帮宝适的纸尿裤你觉得很好,但宝洁适合投资吗?你简单一看就知道,帮宝适这个好产品,只占宝洁整体收入的很小一部分。根本构不成盈利的影响。所以我们教大家通过产品选择股票是没错的,但问题是这个产品得拉的动这个股票。为了大家能更好的投资,彼得林奇还将股票分成了6大类,分别对应不同的投资方法,咱们明天来具体讲。

【5】公司分6类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策略

彼得林奇对于股票的看法,他说你在买股票前,要了解你买股票的市值,市值越大涨幅越小,比如你买入工商银行,想通过他赚取翻倍的收益是基本不太可能的。越大的企业,获得利润大幅增长的可能性越低,即使快速增长了,比如2017年的地产股,但这种业绩增长也基本上不可持续。所以在A股上,大家应该关注的是500亿以下的那些公司,这些企业翻一倍的概率还存在,如果你说一个企业已经几千亿了,再让他翻倍机会确实很低了。

彼得林奇将股票分为了6种,分别是,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和隐蔽资产型,以及困境反转型。他说这6大类基本上能涵盖所有的公司类型。

首先看,缓慢增长型,这种公司一般预期增长速度比GDP稍微快一点,他属于过了快速增长期,如今达到事业高峰的,比如公用事业,比如银行。基本都过了快速增长期,现在业绩很稳定。而且很容易被别人猜透。这类公司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支付大量的股息,因为他们的业务已经变成摇钱树,而拿着钱他也不知道该干什么。所以就会把钱都分给股东。彼得林奇书说,他不喜欢这样的公司,因为公司失去增长,股票也就失去了成长的意义,那么还不如去买债券稳妥。

600061股票其次,稳定增长型公司,比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宝洁,他是一个庞然大物,但他们的增长还可以。基本上是斜着向右上角发展的公司,比如云南白药,伊利股份,茅台都属于这类。他的盈利年均增长基本都在10-12%。彼得林奇说,在这些公司里赚钱,其实取决于你的买入时机,也就是说你给公司估值的能力,如果你低点买,长期持有年化收益率大概有10-15%,如果高点买,年化收益也就6-8%,如果你长期还坚持不下来,也是有亏损可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郑雅山尽管建议大家买这些公司的股票,但不建议现在买,郑雅山给你出个主意,对于这种公司你应该打开它的月线图,在回调到30-60月均线的位置再去买。另外,再次强调,在这类公司上要想获得好的是有长期持有是关键。你拿他做波段还是算了。因为他反应比较慢,涨的也不是那么激烈,在2017年上半年这样的行情,并不多见。所以降低预期,你不太可能在10年以内,从这些股票上获得太多回报。彼得林奇说,他的经验是,一般如果购买了这些公司,只要上涨了50%他就会抛掉,不管后面还能不能涨,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现在A股上的这些公司基本都该抛出了。至于买入的点,通常都是那些股灾的时候,因为你知道这些公司业绩没问题,也不可能因为股灾而破产,所以大胆抄底,越是危机买入这些白马股越划算。他们很快就能恢复到原来估值水平。

第三,快速增长型公司,这是彼得林奇的最爱,规模小,成长性强。年均增长20-25%,这其中绝对有很多的10倍大牛股的机会。你可以猜10-20只,只要让你猜对1-2只,那么你的业绩就能脱颖而出。彼得林奇特别喜欢那种,在一个平庸的行业里,却有不平庸业绩的高增长公司。他举例酒店行业,年增长只有2%,而万豪却在他那个年代,年均增长20%。还有沃尔玛什么的,这些都是普通行的牛逼公司。这类公司的风险在于,你要随时追踪他的增长,一旦他的增长回归行业平庸,那么也就意味着股价会迅速回落。所以你必须弄清楚他的增长期什么时间结束,还得知道是否他现在的股价已经反映了这种增长。

第四类,周期型公司股票。这种公司包括地产长安汽车b股,汽车,航空,轮胎,钢铁,化学,有色煤炭,猪肉养殖等等,这些企业都是周期型。经济繁荣他们都会涨,而且长得很多,越涨市盈率越低,而当经济衰退,他们会快速下跌,估值全都反过来,越跌反而市盈率越高,甚至巨亏。所以正是这种特性,让很多小白投资者误以为十分安全,明明股价已经涨了几倍,但还是市盈率非常低。让他们误以为这是一个稳定增长的公司了,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一旦景气不在,这些股票跌一半都是轻的。下跌的时候什么负面消息都会出来

第五类,困境反转型的公司,这类公司已经受到严重打击,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增长,也不是周期类的业务,就是纯粹的不行了。业务衰退的很厉害。比如2013年的茅台,当时大家都说白酒行业完蛋了,反腐让白酒消费已经跌倒了谷底,年轻人不喜欢喝白酒了,所以茅台也走下神坛。一家伟大的蓝筹公司,遭遇到了趋势性改变。但谁都没想到的是,突然他从危险中又杀了个回马枪,这类股票由于顺利度过为危机,所以报复性反弹的动力会特别大,而且涨起来往往就没完没了。比如茅台离2014年的低点,3年时间已经涨了6倍。美国的例子,2007年郑雅山就认识一个人,他当时本来都从美国来到中国生活了,但一看到花旗银行跌破了1美元,于是这哥们辞掉中国的工作,又飞回美国去抄底。估计他要拿到现在,10年涨了70倍。后来郑雅山再也没见过他,估计抄底成功,从此不用再为谁工作了。彼得林奇自己的例子,他从克莱斯勒和佩恩中央铁路上也赚了几十倍的回报,当时用的就是这招。但是这事吧,咱们看到贼吃肉也得说说贼挨打,你怎么知道这家公司是真不行了,还是假不行了。就比如当时的茅台,看起来确实有点真不行了,业绩也下来了,销售价格也跌到了800块钱一瓶以下,茅台酒的价格跌了一半还多。还有花旗,那会雷曼倒了,贝尔斯登倒了,谁规定花旗不能倒闭呢?所以这其实有赌博的成分,你赌8项规定不会一直严防死守,赌美国政府已经感受到痛了,所以会援助华尔街。彼得林奇说,有一种东西你还是比较好判别的,那就是多元恶化,由于公司啥都想干,结果没干好,导致了经营业绩差,只要他卖掉不赚钱的业务立马就能好起来。但这事吧,恐怕你没这个胆量,比如乐视现在就是多元恶化,他逐渐要把乐视控股清理掉,那么请问你敢去押宝乐视的反转吗?郑雅山觉得,我们倒不妨换个思路,那就是问题发生在别人身上,被猪队友拖累的。我们倒是可以押宝一下,比如当时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把伊利神剑股份股票也折腾的够呛,瘦肉精让双汇也很受伤。还有塑化剂对于茅台五粮液,这种恶性事件,其实都跟主角没什么关系,他们只是作为行业大哥要背锅而已。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我们可以淡定的抄底。

第六类,隐蔽资产型公司股票,说白了就是他有个好东西,没被别人发现。有时候是现金,有时候是房地产,有时候是土地储备。还有的是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A持有B,或者干脆是B的重要股东,而B涨了很多,A当然也要跟着涨。但这块大家听听就好,你除非亲自调研,或者深处行业之中,否则专业机构都发现不了的东西,凭啥被你一个业余的股民发现出来,这东西存在,但跟你关系不大。

说完了公司的六种类型,彼得林奇要进一步解释了,因为这六类公司不可能永恒不变,他们时时刻刻相互发吉鑫科技股票生着转变。比如从快速增长到缓慢增长,当时的德州仪器就是这样,一旦增速回到正常,就意味着持续的股价下跌,还有麦当劳,曾经是一个高增长公司,后来大家突然发现,他竟然快成了一个房地产公司,全世界拥有者巨大的门店数量。所以这属于隐蔽资产,于是开始根据这些资产的升值,对麦当劳的估值给予重新认定,结果他的股价开始暴涨。在A股上,曾经的四川长虹和TCL这都是快速增长的公司,如今却成了稳定增长公司,甚至是,乐视前年还是快速增长公司,今年就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还有苏宁,这是最典型的,快速增长到稳定增长,趋势性逆转。

所以彼得林奇说了这么多,就是让大家关注股票的核心,那就是增长,以及增长的速度,我们要找的就是那种增速越来越快的公司,应该摒弃掉那种增速下滑,甚至完全没有增长的公司。如果公司失去了增长,那么在股票市场上也就没有了任何预期。失去预期的股票,是不会有好的表现的。这句话太重要了,必须重新说一遍。大家最应该关注的核心,那就是股票业绩的增长,以及增长的速度,我们要找的就是那种增速越来越快的公司,应该摒弃掉那种增速下滑,甚至完全没有增长的公司。如果公司失去了增长,那么在股票市场上也就没有了任何想象力。失去预期的股票,是不会有好的表现的。这其实就是彼得林奇公式,市盈率增长率的核心,也就是PEG,PE/G,PE就是市盈率,G就是利润增长率,市盈率小于利润增长率,就是股价没有反应业绩,如果市盈率超过了利润增长率,那么就是价格已经反映了业绩变化。这样的股票,还是再看看吧。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明天我们要说说,彼得林奇的13条选股准则,咱么明天再见。

【6】挑出好公司的13个绝招!

首先,彼得林奇说,公司的名字很有学问,一个公司的名字听起来乏味枯燥,那么这个公司好不好呢?大家觉得呢?彼得林奇说,公司名字越枯燥的,这个公司越好,因为名字乏味,就代表了公司业务简单,业务用名字就能体现,那将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事情,而且这样的公司同时不会引起太多人关注。那些A股上经常给自己改名字,改成时髦名字的公司大家应该严重警惕,比如当时的康达尔谁能想到这是个养鸡场,后来吕梁给他改成了中科创业,看起来很像国家级的公司,但谁能想到,他还是个得了禽流感的养鸡场。

另外,从业务来看,枯燥乏味的业务也是让彼得林奇很兴奋的,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他是干什么的,这东西就很好,不需要太多讲故事的空间,他只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够了。他举例,一个租车的公司,股票价格涨了4倍,一个处理顾客优惠券的公司,股价涨了8倍。

第三,公司业务不但枯燥,还令人厌恶,这就更好了。比如有个公司生产清洁用品,去除油污的,就这么简单,没有技术含量,结果华尔街的分析师都觉得写这样的报告,太丢人,所以不愿意跟踪这个公司,而实际上这家公司的产品卖的特别好,业绩一直涨,股价一直涨。

第四,新公司从母公司分拆出来的,有成为大牛股的潜质,大型母公司一般不愿意看到分拆出来的子公司上市后表现不佳,因为这会拖累他们自己股价的表现,所以他们基本都会拿出最好的东西,独立分拆上市,比如搜狐分拆出来的畅游就是公司最赚钱的部门,还有新浪把微博单拿出来上市,这也是新浪的核心资产。据说未来微信会独立上市,到时候大家可以搞一把。所以彼得林奇说,分拆上市是业余投资者找大牛股的风水宝地,而机构们一般不爱研究这些东西。

第五,机构没有持股,分析师也不追踪的股票,这就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谁也不关注他。而这种股票如果业绩改善,或者利润增长很快,他是有成为牛股潜质的。相反,一般暴露在华尔街聚光灯下的股票,继续暴涨的可能性和空间也就不大了,所以你要找股票,一定到阴暗的角落里去找,千万别找当下最热门的。买基金也是如此,人多的地方千万别去。即使再好的公司,买的人多了,价格也一定会很高了。

第六,被谣言包围,恶性传闻不断。比如一家垃圾处理公司,市场一直传言他的后台是意大利的黑手党,所以很多人根本不敢买,结果这家公司涨了100倍。而当他暴涨之后,大家开始研究,黑手党的传闻也逐渐淡化。所以别相信那些阴谋论,也别担心业务太恶心,只要能赚钱,能不断多赚钱的业务就是好公司。

第七,公司业务让人压抑,比如丧葬服务,但这可是暴利,无论是做墓地的还是丧葬物品的,几乎都有巨大的利润,大家都觉得赚死人的钱不吉利,很多人也不愿意去研究这样的公司,所以他们在暴涨之前,经常被研究机构主动忽略。

第八,公司处于零增长行业之中,大家更愿意去研究有远大未来的行业,比如生物制药,比如基因技术,航天军工,甚至新能源。但有些牛股却偏偏隐藏在一个不声不响的行业之中。比如华夏幸福,从2012年算,到现在涨了10倍,从2011年算,你都不知道他涨了多少倍。而同期的保利地产,基本也就涨了1倍。

第九,公司有一个利基,主要是指,企业有一个细分领域市场,他在这里有足够的优势。甚至没有竞争者。比如你如果有个石料厂,应该比有个珠宝店更赚钱,因为珠宝店要面临竞争,而石料厂则是特许经营。根本没对手。彼得林奇说,只要他有排他经营权,这家公司就是摇钱树。如何夸大他的价值也不过分。那怎么判断排他经营权呢?就是你看他的产品能不能任性涨价而不影响销量。如果涨价后销量不下滑,这家公司就极具长期投资价值。这里又得说茅台,他就是典型的代表,茅台酒竟然还要限制涨价,这对于一个高端个人消费品来说简直匪夷所思。你爱涨价就涨去呗,反正老百姓又喝不起,也不眼馋,更不会因为喝不起茅台就要死要活的,你茅台厂限制涨价干什么呢?唯一解释就是,厂家看到经销商涨价,赚更多钱他觉得不爽。但他自己又不好意思再涨价。这确实是一种病态的思路,如果茅台放开价格,他可能才有更好的成长空间。

第十,人们要不断购买公司的产品,这就是说,这是一家消费品公司。最好是快消品,比如牛奶,比如饮料,比如药品,香烟什么的。几乎每月都要买,每天都要买。这就比玩具厂要好得多,你玩具厂商生产的玩具再好玩,孩子一般也就买一个,并不会反复购买。这种一般消费品,如果能有很好的业绩增长,那么他的增长会持续很长时间,这就是大牛股的基础。

第十一,公司是高技术产品的用户。彼得林奇这又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说千万别去买那些价格竞争的公司,因为他们的价格只会越来越低,利润会越来越薄。但是换个角度,你还可以看看,谁是他的客户,这些公司受损的同时,他的客户肯定得力了。比如航空公司就是一个价格竞争行业,航空受损,那么必然是旅行社受益。他们的成本更低了,电脑公司价格竞争,但大量采购电脑的数据公司,可能因此而受益。跌下去的成本,都会是利润。

第十二,公司内部人在不断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这个没啥说的,郑雅山建议各位定期就要在百度上搜搜,高管增持这四个字,然后把那些大股东增持,高管增持的公司统统加入到自选股。很显然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他们敢于在低点买自己的股票,肯定是股票低估的一个很好的现象。如果是公司的低级别员工也去买公司的股票,那就好上加好了。相反高管卖出股票套现,也同样要警惕。很可能是股票见顶的先兆。这时候即使自己不马上跑,也要带上保险绳了。所谓的保险绳,就是自己的止盈止损计划了。

第十三,公司回购股票。这跟上一条类似,自己看好自己的一个表现,同时给市场传达信心。另外他回购股票之后,股本就减少了。那么你手里的股东权益就增加了。所以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上,公司回购股票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比如埃克森在熊市就回购股票,他说回购自己的股票甚至比勘探新的油田还要划算。当时的计算是每发现一桶新的石油他要花费6美元,而回购的话,相当于3美元就买到了一桶石油。同样的例子还有巴菲特,我们读滚雪球的时候多次提到,巴菲特就是在熊市里不断买回自己伯克希尔的股票,减少流通股的数量,这样可以创造更大的股东权益,让股票越来越值钱,他还不分红,以至于现在伯克希尔要将近28万美元一股。

?

?

【巴菲特在港股买入中石油的逻辑其实也差不多】

彼得林奇说能不能找到一只股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呢?他说有,这是一家清洁剂公司,他的总部在一个沼泽地里面,他说他调研这家公司,需要做卡车前往,而当他向同行推荐的时候,同行完全嗤之以鼻,甚至借机溜走。但他却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最重要的是他还掌握很多专利,这让他有明显的行业壁垒。没有机构关注,更没有机构持有,全都是公司的高管们纷纷自掏腰包在买,后来股市大跌中,彼得林奇以7成的价格吃进了不少。然后就是股价暴涨。发了大财,然后彼得林奇的梦就醒了。这就是林奇的幽默,他用这个胡编的例子告诉大家,股市投资是艺术,尽管他会有13条法则,但不可能有一家公司完全都满足这些条件,这也正是郑雅山想说的。我们之前讲过很多选股的绝招,比如怎样选择成长股里就提到了保守型利润和进攻型利润,但是很多人说,为什么我自己制作的保守型利润,连格力都不符合要求。有这个可能,大家认为的好公司,他也未必符合所有的选股规定。投资本身就是经济的一部分,而经济学其实就是选择的学问,没有完美无瑕的股票,如果真有,他的价格也绝对早就上天了,正是因为他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所以才有人选择观望不买。这才有对手盘。所以这些方法教给大家了,剩下的就是活学活用,你觉得哪些最重要,哪些现在还达不到标准,但未来会变好,哪些确实有缺陷,但是瑕不掩瑜。总之需要自我权衡。这就是彼得林奇的选股技巧了,那么明天郑雅山继续给大家讲,哪些股票打死都不要买,明天见!

【7】这些股票打死也不能买!

说说他坚决不碰的股票类型,了解今天的内容,可能会救你一命。彼得林奇说,首先你要做到避开热门股,那些人们口中谈论最多的东西,你一定不要买,一般在群众嘴里的股票,都已经是超强预期阶段,即使还能涨,也全都是虚高了。因为梦想总比现实要美好,而群众基本都靠做梦活着,所以当用梦想推高的股票,基本上就没什么投资价值了。其实郑雅山说一点,不光是股票任何东西都是,投资就是人多的地方不去,这句话再强调一下。之前的黄金,红木,普洱茶,红酒,藏獒,甚至手串。哪个不是一地鸡毛。现在的房子也一定是同样下场。

当热门股下跌的时候,基本都是因为梦想破灭,所以这东西来的快去的更快,瞬间就没有了,紧接着不是下跌,而是暴跌。甚至你的保险绳都很难保证你的安全了。比如有的股票可能是几个跌停下来,让你根本没法卖出。在美国股市更是没有跌停,跌起来经常是一天就掉下去一半,他说有个家庭网络购物的股票,从3美元涨到47美元,但很快就又跌回了3.5美元。这就属于是被分析师的报告给骗了,当时很多分析师预测他将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后来结果是,他们不但不增长,反而下跌了。所以千万不要相信一个股票在暴涨后的研究报告。如果要看研报,应该选择这个公司最悲观的时候,这时候报告相对客观。因为分析师基本都是报喜不报忧,在股票不好的时候,分析师的乐观正好对冲掉股票的悲观预期。而股价飙涨后的报告,通常都会乐观加乐观,最后飘的一点都不靠谱了。

其实商业的逻辑都是这样,热门的东西就会招苍蝇,苍蝇多了,价格就便宜了。然后利润下降,热门也就不再热门了。很难有企业做到真正的基业长青,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然后就被激烈的竞争给拖垮了。比如彩电当时是热门行业,手机现在也是热门行业,房地产更是热的发烫。这些最好都别投。要长期投资,就投那些一般人不能随便进入的。比如在美国这些年涨的最好的公司是万宝路的东家,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而在中国涨的最多的是云南白药。

第二,彼得林奇说,小心众多的下一个。我们这话听得太多了,什么下一个茅台,下一个伊利,下一个微软,下一个腾讯。但是没有一个成功的先例。这些反而不如中国的亚马逊,中国eBay来的更实在。

第三,避开多元恶化。一个公司如果总想着多元化,甚至你最后都不知道他的主营业务到底是什么的时候,这个公司也就差不多了,郑雅山投资别人,第一个问题就是,用一句话说清楚你是个什么公司,如果一句话说不清楚,那么基本就够呛了。很多公司都是先收购再剥离,没完没了的折腾,如果不在自己的能力圈和产业链上并购,最后出问题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比如美孚石油公司,一个做石油的,竟然去收购一个做纸箱子的公司,结果赔了老多钱。中国的例子就更多了,我们读大败局里的三九集团就是多元化失败的典型。他光二级子行业就10来个,底下掌管的公司上百个,所以几年时间一家巨头就完蛋了。但是吧,这话有时候也会被打脸,比如巴菲特同志,他就是拿一家业绩很烂的纺织厂不断收购保险公司,最后干脆把纺织厂变成了保险公司,所以答案似乎并不清晰,你至少得买对行业,买对公司。而这种奇迹的概率并不大,坑倒是不少。你比如同样是联想,买IBM就够他吹十几年的,是少有的并购成功的案例,联想的高管们到处宣讲如何寻找正确的并购对象,传授经验。但接下来人家买了摩托罗拉,就从英雄变成了狗熊。所以这些事3分看能力,7分看命。

第四,彼得林奇说,当心小声耳语的股票,什么意思呢,就是很多人都会来到你面前,然后悄悄地告诉你,他有一个很确切的内线消息,某某公司要有重大利好兑现。这话千万别跟别人说。而他们总是能把故事编的神乎其神,比如郑雅山就听到过,什么石墨烯能完全不在需要燃油车了,乙肝疫苗将让人类彻底告别这个病,而谁在研究他呢,竟然是重庆啤酒这家公司。这种消息基本都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根本不会兑现。要么就是研究失败,要不就是无限期等待,有点进展也都是不靠谱的东西。彼得林奇说,之所以这些消息有传播力,主要是故事太精彩,而故事太精彩,就一定不太真实。退一万步讲,他也精彩,也真实,但传到你这里,他也早就成了8手信息,股价早已经反映上去了。为了揭示多么痛的领悟,彼得林奇甚至列出了他所购买的这些股票名单,林奇也确实没少买,粗略一数得有几十只。这些公司无疑都让他赔了钱。后来他学贼了,即使真有利好,恐怕也得很久才能兑现,那不妨多等等,真要是重大利好,也不会就涨1-2年就结束了。所以到时候再买也不迟。

第五,小心那些过度依赖供应商的公司,郑雅山其实就比较烦这样的企业,就吃1-2个大客户。除了这个客户,他们的产品就没地方卖了。这种to B端的公司,你很难讲他的业绩有持续性,也许就是一句话得罪了客户,后面他们就会业绩大幅下降。

第六,还是要小心经常改名字的公司,他改名字,至少说明一点,他已经找不到主业的方向了。改名字不过是蹭热点,比如多伦股份改名为匹凸匹,改完名字股价暴涨了3倍,从8块钱,涨到25,但后来从哪来回哪去,很快就又跌回到了8块钱,现在带上*st了,连8块钱也没有了。

以上是被彼得林奇拉入黑名单的股票,所以你要时刻警惕了,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情形,如果有,就要小心了。

下面我们来说说,买入一只股票,主要该看什么,也就是所谓的投资价值到底在哪里。他归结为两点,一个是收益,一个是资产。最最最重要的是收益。也就是说它能赚钱比他值多少钱更重要。

彼得林奇说你可以那你自己来做练习,比如你自己给自己估值,你会值多少钱?你的资产包括房地产,汽车,家具,衣服和其他的电脑电视等等,当然你还要减去你借来的钱,比如抵押贷款,还有各种信用卡账单。资产减去这些负债,就是你的净资产了,也是你的账面价值了,所以各位赶紧算算,你到底有多少账面价值。

另一个维度就是你赚钱的能力了,你每月赚多少,一年赚10万,50万,还是100万?你愿意找个人结婚,是希望找个有房有车月入3000的,还是愿意找一个没房没车。但在一个很好的行业,年薪却每年都翻倍增长的?这就是一种选择了。没有说哪种日子不好,但肯定有一种日子是你向往的。

再接下来,你可以试着把自己放到彼得林奇的六种公司类型里面,是缓慢增长,还是高速增长,还是稳定增长,又或者是周期类的,困难反转型的,隐藏资产型的。比如拆二代就属于是隐藏资产型,刚毕业的进入国企的,就属于缓慢增长型,在好的行业里的员工,比如互联网企业,这些人属于前景明朗,的稳定增长。像农民,运动员,导游什么的,或者兼职家教的大学生,属于周期型,破产的创业者就是困难反转型的。有人会买困难反转吗?有啊,硅谷的埃隆马斯克,他就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眼看两家公司都快干不下去了,自己也离婚了,前妻还天天在网上骂他,就这么个人生低谷,他结识了一个英国美女演员,这女的还就真爱上他了。至于高速增长者,基本就是那些创业者,演员,发明者,自由职业者。他们短期内收入的爆发力也许会很大。但同样失败的风险也很大。所以你想想,你想找个什么样的媳妇或者老公,大概你就能明白怎么买股票了。当然这点来说,女人会更加注重基本面研究,而男人往往就想找个年轻貌美的,要不就挑个胸大的。这就跟他们只看K线就买股票,是如出一辙。

郑雅山建议女孩找老公也要选择增长型的,至少也要是稳定增长的,最好是快速增长的。因为这是一个人和人竞争的社会,资产以后值多少钱,完全取决于人的因素。有人要资产就贵,没人要资产就会很便宜,所以你找一个月入3000,但家里拆出3000万的拆二代,其实没什么前途。房子现在值钱,未必一直值钱,他这个收入根本就没有管理财富的能力,所以大概率的情况下,不是资产不值钱了,就是他把家里败光了。其实你想想,如果放在30年的周期里,很少有人能够光吃祖产生活,即使那些富二代,也得有个企业在那赚钱才行。相反,你找一个稳定增长或快速增长的,可能大概几年的时间,就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现在很多大公司的高管,也就35岁,年薪百万者众多。那么既然你已经混到人群的前10%了,还用担心买不起房这个事吗?这就好比,你想上一本,你根本不用知道分数线,你只需要考到你们省的前10%,你肯定能上一本线。所以,听完这期节目,赶紧把你认识的人做个价值分析,这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训练。在你掌握了这个技巧之后,明天我们就可以正式来介绍,股票的估值方法了。明天见。

【8】林奇的独家秘笈 举例讲给你听

彼得林奇的估值方法,今天我们就会具体讲讲这些所谓的指标到底怎么用。比如国际著名的估值方法,市盈率,也就是市价比上盈利,彼得林奇说这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指标,他能反应一些公司的估值情况,他通常可以简单计算,这家公司获得收益,让投资者收回本金的年数,比如10倍市盈率就是说,你靠投资这家公司,获得每股收益,差不多10年回本。所以很显然,市盈率应该越低越好。如果2倍市盈率最好。但唯一例外的是周期类公司,这些公司往往业绩最好的时候市盈率最低。一旦周期过了,业绩马上翻脸比翻书都快,所以这种公司往往跌起来很快。而且越跌业绩越差,业绩下滑的速度比股价下滑的还快,所以最后就是股价越跌反而市盈率越高。

市盈率要活学活用,不能照本宣科。他一般用于比较同行业同类型的股票,比如光线传媒今年底的业绩大概是0.29元,市盈率34倍,华谊兄弟今年底的时候估计能有0.34元的业绩,那么对应市盈率是27倍左右,所以这么比较华谊的市盈率更低,投资价值更大。但如果把华谊跟格力电器放在一起比较,得出结论格力的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所以格力更值得投资,这就没啥意义了。因为他们根本不同行业,面对着不同的行业前景和利润增速。

彼得林奇说,如果你想买一只股票,除了跟同行业比较之外,还要跟自己的历史去比较,看看他的历史上,市盈率一般都是多少。只要看两个点,一个是牛市最高点,看看市场在极度乐观的情况下,给了他什么估值。另一个是熊市最低点,市场在极度悲观下,给了他怎样的看法。

?

就比如华谊兄弟,最悲观的时候,股价最低点是2013年的一月份,那么我们查一下,2012年的年报数据。我们知道了当时的每股收益是4毛钱,然后在行情里选择不复权,查看当时的股价在13块钱左右,所以非常简单的算出来,当市场极度悲观的情况下,华谊的估值也给到了32.5倍。那么现在的市场估值已经比最低谷的时候还低了。在绝对悲观之后,往往就是快速的转成乐观,华谊的高点恰恰就在2013年的9月份,8个月时间,从最悲观转变为最乐观,股价从13涨到了81,股价涨了6倍,翻开2013年9月的数据我们看下发生了什么,2013年半年的数据,就已经超越了华谊2012年的年报盈利,2013年半年报的时候,盈利已经是0.67元,利润已经比去年底增长了50%,要这么简单算,年底业绩就是1.3元,所以当时市场基本上都用1.3元-2元给估值的,结果你算算,81块钱的最高价,对应的就是40-62倍的市盈率估值水平。显然这是最乐观的情况。但后来发现,高增长没有兑现。到了年底华谊的利润只有1.1元,10送10之后,每股收益只有0.55元。所以绝对股价马上就跌了40%回来,除权后和下跌后的价格是22块钱,对应0.55元的业绩,市盈率反而变成了40倍。后来到了2014年半年的时候,华谊的业绩又回到了0.34元,大家又看到了高增长的希望,年底应该能上7毛钱,那样的话,市盈率就低于30倍了,所以似乎又低估了,随后的两年他又借助牛市涨了3倍。2015年6月,达到顶峰股价有65元,而每股收益当时预测是半年4毛钱,全年8毛。所以市场又一次在最乐观的情况下,给了80倍的市盈率。后来的事大家也就都知道了,随着牛市梦破灭,股市暴跌,一路跌到了现在,只有27倍市盈率。郑雅山举这个例子,说明市盈率的变化,绝不向大家推荐这只股票。跟着这种神经病的股票共舞,你会被折腾出神经病的。有兴趣的,可以拿你手上的股票练练手,在同花顺财经里面,可以找到之前的个股财报数据。没事算着玩玩,也挺有意思的。郑雅山觉得,研究股票,比玩王者荣耀有意思多了。

彼得林奇讲,虽然市盈率要比较起来用,但是也要记住一个法则,那就是高市盈率的就别投了。比如50倍以上的市盈率,即使他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也基本很难维持每年50%的利润增长率,所以这种东西扯淡的概率比较大。也就是说市盈率的极限就是20-30倍,一家伟大的公司,能够维持的最高利润增长率就是30%,所以即使你长期投资一家好公司,也不要在30倍市盈率以上入局。郑雅山还有一招,可以个大家补充,那就是买一只股票,你得翻阅所有的机构报告,而且不光翻阅最近的,还得翻阅他以前的。如果未来两年他的市盈率有望降到15倍以下你就可以买,如果2年的业绩增长,都没有希望把市盈率降到15倍以下,那么就要多考虑一下了。

?

咱们还比如华谊兄弟,尽管刚才符合了历史最低市盈率的要求,但是你发现即使按照他每年20%的利润增速,他在2019年末的利润也只有0.49元,也就是说到时候他的估值也还是18倍左右,所以仍然不具备我们这个条件,没有安全边际。所以现在顶多参与,而不能重仓。如果要具备安全边际,需要股价跌到7.35元。那能不能跌下去呢,反正看目前的股价最低点也就是7.62元。郑雅山一般要买一个公司,就是在他的绝对低估价格的基础上加一个利润增长率,比如华谊他的利润增长率未来两年预期是20%,那么我们就在7.35元上面,加一个20%上去,也就是说在9块钱附近,就可以慢慢买了。这么干就是说即使我买错了,我大概需要多等1年的时间,也能保证安全,也就是说3年的时间他就会回到15倍市盈率了。不知道大家听懂了多少。如果实在都没听懂,那就记住50倍市盈率的股票,再好也不要买就够了。道理还是之前说的,高增长神话被打破后,股价下跌的速度,远比盈利下滑的速度快的多。如果你盈利少了一半,股价至少要跌去8成。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反正估值就是这样的,你觉得多少钱合适就多少钱买,没有一定之规。就跟有人觉得花1万块钱请人吃饭不贵,有人觉得花1000块钱请客都贵了。每个人的预期不一样。所以才有了交易。

彼得林奇提醒大家,越是大公司市盈率就越低,因为他的增长率本身就低。所以真正有爆发力的都是小盘股。A股也是一样,创业板的估值一般都在30-60倍,而主板只有10-20倍。主要背后的逻辑就是,创业板的公司很多能保证30%的增长率,而主板超过15%都难。在美国市场也是如此,雅芳和宝丽来都是很好地公司,但是一旦他们的市盈率超过50倍,跌起来的话都会很快,一般只要增长的故事兑现不了了,股价都得跌个8成左右,从50几倍的市盈率回到10几倍。

另外,市盈率还有一个妙用,那就是用来判断行情,统计市场整体市盈率。相比来说,用于统计整个股市的市盈率则更准确一些。各个国家的股市基本一样,主板市场都是在10-20倍市盈率之间波动,聪明的投资者一般取安全边际,一般在10倍以下买入,15倍以上卖出。当股票市场的整体市盈率升到了15倍以上你就要小心了。

?

?

这个市场整体市盈率郑雅山会在每周六的郑雅山看财经公众号里给大家公布,有了这个武器,你就有了水晶球。起码知道现在市场运行到什么阶段了。比如现在沪深300就是15倍市盈率了,再往上涨你就不能再买入,相反还要系好安全带带好保险绳。郑雅山的安全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跌破30日线,跑一半,跌破60日线全都走掉。另一种是比最高点跌8%,就全部走掉。比如现在沪深300指数的最高点是8月28日的3867点,那么你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今天就走一半,然后60日均线,今天看是3747点被跌破就全都走掉,另一个选择是盯着沪深300,跌破3557点,全部走掉。两种安全策略,郑雅山一般选择位置更高的,换句话说现在我肯定是选择第一种,今天跌破3829点走掉一半,然后盯着他,跌破60日均线,就全部走掉。

?

如果我们退回到2015年的大牛市顶点,你会发现同样是这个安全带策略,那么效率更高的就是第二种选择,当时沪深300最高点5380,如果第一套策略,要等到跌破4678才能得到完全出场的信号,而第二套策略则在4949点你就走掉了。这就为你保护了将近6%的利润。

既然市盈率要跟未来的利润增长率要搭配使用才有威力,那么问题来了,未来的收益又该如何预测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看专业分析师的报告,比如在同花顺的网站,在个股分析的价值分析里面,有一个小功能就是业绩预测,这就是汇集各家机构的调研,而得出的数据。当然这些数据不可全信,你要考虑的就是,分析师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这个分析。比如股价连续创新低,他却说股价低估,未来业绩好转,这时候他的心里是发虚的,所以他的预测会相当谨慎,通常只愿意给一个行业的平均增速,甚至更低。相反业绩大幅释放,股价不断创新高,这时候分析师总是乐观的。那么他们的分析就要反着看了。所以郑雅山倾向于逆向投资,在一只股票回调到很大幅度的时候开始关注他。并查看相关的研究报告。通常来说这些研报对于未来1-2年的盈利预测还是比较准确地。但是往往涨起来之后,你会发现研报一般就吹的没边了。当你养成了低买高卖的习惯,你会爱上买股票的。因为总能赚钱。为了赚钱而斗智斗勇,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发现一个低估的公司,捡到了便宜货,或者在高点出货后都会感到很满足的喜悦。这就是今天的内容,明天我们继续讲股票估值

【9】林奇带你读财报!了解这些就够用了

首先你得知道他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公司,如果是缓慢增长的话,那也就是说你买入的理由就是获取股息,他的股息足够吸引人吗?他是否推迟过股息发放,股息是否也随着业绩而稳定增长,他的股息受经济因素影响吗?受股票大环境影响吗?熊市里还发股息吗?这些都是你得问出的问题,并自己找到答案。

其次,如果是周期型公司,那么他现在到底是业务的繁荣期还是,周期的底点。如果是现在这个时点,买入钢铁,煤炭,甚至房地产肯定是不合适的,这很明显就是行业顶点了。都是这些公司市盈率最低的时期。

第三,如果是隐蔽资产的公司,那么隐蔽的资产到底是什么?你确定他的价值没有反应在股票价格上吗?第四如果是困境反转,那么你要分清楚,他是不是负面消息的核心还是受到猪队友拖累。如果他要反转需要什么因素?第五,你要买稳定增长的公司,那么市盈率是多少,盈利增长率又是多少?增长率可以持续吗?第六,快速增长的公司,你需要考虑的也是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公司业绩大增?这种东西能持续多久,有的公司只是因为卖了几套房,那这玩意肯定就不足以作为投资的依据。所以每一类公司的思考方向是不一样的,需要投资者先把他分类,然后沿着这一类股票的研究方法不断的把它分析清楚。

彼得林奇下面就介绍了他的一个思路,他说他一般都是通过寻找伟大公司的竞争对手从而找到大牛股的,你一般去企业做调研的时候,多问问竞争对手的情况,当然那些诋毁是毫无价值,但有时候一些资深高管也会承认其他公司在某些地方比自己有很大的优势,而这时候你就要竖起耳朵听了。比如他买拉昆塔汽车旅馆,就是联合旅馆的副总推荐的。这家酒店把所有的低利润环节都去掉了,甚至不设置餐厅。事实证明酒店的餐厅都是赔钱的,而且客人对酒店的餐饮通常并不满意,所以他只提供住宿,让你到外面就餐。如此下来他的房费就更加便宜。而他的最大卖点就是,星级酒店的房间,配上快捷酒店的房费。这就让商务人士趋之若鹜。后来这家酒店的股价10年涨了11倍。

但说完了过五关,也得聊聊走麦城,他在投资一家专业食品店的时候,就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说这家店的三明治很有特色,吸引了很多客人,绝大多数都是白领。甚至他们提供外卖,这就为双职工家庭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晚餐。于是彼得林奇判断,这是一家沃尔玛模式的公司,他可以通过单店复制,快速的增加资产规模,产生更多的利润。所以他就大笔买入,但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股价暴跌,甚至亏掉了9成。彼得林奇说他的错误在于,他乐观的太早了,应该等他复制几个店之后再看看,而实际上他在德克萨斯的成功,并无法复制到其他地方,除了原来的店很成功,其他的店似乎都是失败的。很快他的现金流就由于亏损而捉襟见肘。

有人可能说了,彼得林奇是基金经理,他能拜访公司。很多人愿意接待他。像我们小散,该怎么收集有用的信息呢。彼得林奇说,当你做过基金经理你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信息是小散们得不到的。比如财报现在基本上网上都能找得到,而且几年的历史财报也全都有,郑雅山就经常用同花顺的,他里面不但有财务报告,甚至连杜邦分析都给你列好了。甚至财报里的异常变动也都给你罗列出来了,可以帮助小白用户轻松上手读懂财报。现在就连专业的分析师有时也会犯懒,所以他们也用这种二手信息,但是彼得林奇说,恰恰是因为这些信息免费了,太容易得到了,所以大家根本就不看。如果把这些信息收费,给个高价,上面再写一个机密。那么肯定很多股民趋之若鹜的掏钱买。如果大家有兴趣,回头郑雅山专门做个公众号,咱们就带着大家读财报,做公司的基本面研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有兴趣的在底下打赏,拿出你们的诚意。但郑雅山也有一个担心,如果我们做这么一个公众号,会不会落得个荐股的嫌疑,有变成黑嘴的潜质。

?

?

或者我们不预测股价,只用彼得林奇的方法来读研报,主要回答这些问题,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属于什么类型的公司,他的估值方法应该是什么?跟同行业比较处于什么位置,分别从市盈率和增长率来看,历史上给他的最高估值是多少,给他的最低估值是多少,未来两年他的预期增长率能有多少,每股收益又是多少。2年后市盈率能回到15倍吗?他有哪些业务会爆发增长,资产负债的情况如何?最近的财报,有怎样的变化,杜邦分析模型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点。至于最后该买入还是该卖出,策略是怎样的?相信之前的问题你如果都看明白的话,应该能得出答案。

比如,彼得林奇就拿福特1987年的财报举例,他上来就看了流动资产,包括56亿美元现金,和44亿美元的有价证券,大概100亿现金资产,这说明他们公司积累的现金头寸越来越多,是一个业务兴旺的信号。然后看资产负债表的另外一半,长期债务是17.5亿美元,比去年减少了一大半,这也印证了公司业务兴旺,资产负债表得到改善。那么下面就是一道数学题,100亿资产,减去17.5亿,等于82.5亿,这也就是福特的净现金头寸。福特很有钱,所以无论如何现在都不会破产,这里面彼得林奇故意忽略了短期债务,因为这些计算起来就太复杂了,那些存货或者其他资产,应该足以抵消掉短期债务,所以资产和负债的两边都不需要过度复杂。然后他就看看福特有5.11亿的流通股,数据显示福特已经回购了不少股票。简单除一下,82.5亿,除以5.11亿,等于16美元,这就是福特的净现金价值。如果你在这个价格以下能买入福特,那么肯定是占大便宜了,但通常是不太可能的。在1988年的时候,福特的股价基本上已经38美元了。那么也就是说,福特股价减去现金后的价格只有38-16=22美元。

继续看报告,你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地方,那就是福特里面仅仅金融服务集团,就包括了一个信贷公司,还有一个国民银行,和美国租赁公司,这些公司的收益达到每股1.66美元,其中福特信贷占了1.33美元,他已经连续13年增长。金融业的市盈率一般是10倍,所以简单算下,福特旗下的这些金融服务业务,就值每股16.6美元,这可是个金矿了,原来的现金有16美元,现在又发现了16.6美元的金融资产,两个一加,福特光资产就接近了33美元,那么也就是说,而你买入的真实价格38美元,减去16美元现金,再减去16.6美元金融资产,最后只有不到5美元。而他的每股收益7美元,这样的话他的市盈率,看起来是用38美元计算的5倍,而实际上连1倍都不到。所以这就是绝对低估。在87年股灾之后,显然是一个买入福特汽车这种白马股的好时机。

?

?

彼得林奇说了,如果一家公司的市盈率只有收益增长率的一半,也就是说PEG,这个指标是1/2,那么赚钱的概率就相当大了。如果相反PEG等于2,那么亏钱的可能更大。那么什么样的公司能算是成长股呢,彼得林奇说收益增长率到12%,就算是成长股了,这几乎是华尔街的共识。

另外,关于股息,彼得林奇说,股息的作用就在于让股票更加抗跌。如果定期发放股息,那么股票跌下去后他就会变成很有吸引力的债券。所以会引起大量机构投资者的进入,于是他就又会涨回来。通常发放固定股息的股票,都是有节奏的向斜上方运动,不会跌破上升趋势。而这个趋势的斜率,就是他的利润增长率。所以,你如果想买一只长期支付股息的公司,那么你只需要搞清楚他的股息收益率是多少。并且看看他是否每年都会发放股息,股息是否稳定增长就可以了。复杂的财务分析甚至都可以不做。比如买银行,6%的股息率你就可以闭着眼睛把理财买入股票。4%的股息的时候,闭着眼睛卖出换成债券。其实就这么简单。可以说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策略,这种方法投资,你的保底收益就是每年5%左右,如果牛市来了,可能会让你一年赚50%,按照中国股市7年一个周期计算,大概是年化6%左右,5%的保底加上6%的不确定溢价,轻送就能构筑一个年化11%的投资组合。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P2P和信托产品,也不次于市场平均收益,最重要每年都有现金流可以拿,所以投资有风险吗?很显然没文化才有风险吧。如果你拿200万这么投资,每年至少可以保证分到10万左右,长期看每年收入是20万。所以基本保证了你低水平的财富自由。把房子卖了,拿钱出来这么搞,用这个利息就可以租一辈子更好更大的房子。有人说如果银行坏账上来了,业绩大幅下降了怎么办,您放心,如果有那一天,房子跌的绝对比银行股多的多。明天我们继续顺着彼得林奇的思路来讲财务分析。越听干货越多了。咱们明天见吧。

【10】投资中你必须了解的几个财务指标

继续讲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这本书跟别的书还是有区别的,越到后面干货越多,所以大家一定要坚持听完,今天我们先来讲账面价值,所谓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捡烟蒂的投资法,就是用的这个指标账面价值。如果账面价值20美元,但股价只有10美元,那么你就半价去买公司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即使他不增长了,你也赚大发了。但是这就有个缺陷,也就是资产这个东西实在不好估计,你有套房子,现在值300万,那么账面价值就是300万,但问题是等你要卖的时候,他未必是300万了。你越是急用钱,他就越便宜。比如佩恩中央铁路公司,他破产的时候,账面价值还有60美元一股,还有一个爱伦伍德钢铁公司,账面价值40美元一股,但他由于资不抵债,最后卖给另外一家公司的时候,只按照7美元一股卖掉的,基本上就是废铁的价格。郑雅山在给大家讲腾讯传的时候,马化腾最早维持不下去了,找人投资的时候,一些风投竟然按他的桌椅板凳有多少电脑出价。这就有点太欺负人了。我们讲滚雪球的时候,巴菲特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他觉得捡了一个便宜货,但卖的时候才发现,根本卖不掉,而这个便宜货由于亏损,还在每个月吃掉他的钱。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厂就是这么个企业。当时光织布机的价格就比公司市值高了,但这又能怎么样呢?资产只要不产生价值,该赔钱还是赔钱。所以这个道理希望大家能懂,为什么郑雅山这么看空房地产,就是因为这个资产已经不产生价值了,那么这个资产纯粹就是炒的价差,人家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如果你的房子还是贷款买的,那么也就是说你左边的资产略大于右边的负债,你们家的资产负债结构就相当危险。因为一旦最后你要急着变现资产,那么资产通常会贬值,最后就是资产小于负债,家庭财务破产。所以这也就是说,你家的房子不能跌,一旦房子跌了,你们家就很可能破产。这是财务的最基础知识,但是人们疯狂起来,却完全视而不见。

所以在买股票的时候,大家通常是不考虑资产,只考虑现金和有价证券,因为这个有流动性。认为这是公司的内在价值,可以从股价中减掉的部分,参考上一集福特的例子,而实在要考虑资产了,那么也必然要把资产打一个对半的折扣。因为这个东西实在不靠谱。

资产容易被高估,但有一个东西容易被低估,这就是隐匿资产。比如一个项目叫做商誉,一般是放隐匿资产的地方,比如可口可乐当时买了一套灌装线,账面记录商誉27亿美元,这笔钱只是购买资产多出来的钱,比如我买一瓶可乐花了5块钱,而他只值3块,那多出去的2块就是商誉,放在这里摊销,而这笔资产未来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而且之所以高价买资产,往往是由利润保证的,比如华谊兄弟就是35亿商誉,占了公司总资产的20%,这笔钱都是溢价买冯小刚的东阳美拉等公司所产生的(冯小刚这个公司占了10亿),冯导这个公司,是个彻头彻尾的皮包公司,最值钱的就是冯小刚自己,所以做账的时候,几乎全都放到了商誉里,因为没资产。而冯小刚则做了业绩对赌,2016年赚1个亿,以后每年增长15%。所以我们可以算算,这个资产到底能赚多少钱,2017年差不多就是,1.15亿,对应27.7亿的股本,差不多每股业绩有4分钱。所以知道了吧,这里隐藏了4分钱的业绩。但是去年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票房惨淡没达标,于是华谊的这部分商誉就得减值了,原来35.7亿,一下就干到了30.35亿。现在明白为什么小钢炮要怼万达老王了吧,万达不给排片,票房没达标,损失这点票房还在其次,在资本市场上一下让自己和华谊损失了5个亿的资产啊。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

?

大家应该警惕那些全靠商誉活着的公司,比如A股里有一家企业叫做蓝色光标,这是个公关公司。他的总资产188亿,总负债111亿,也就是说净资产只有77亿,但是商誉高达46亿。这基本就是个空壳公司了。全靠品牌活着了,一年内的到期的负债得有20-30亿,这个活法相当危险,如果遇到点什么口水仗,或者投资的资产业绩不达预期,这一减值,那就酸爽了。所以最后我们总结一下,确定性的商誉能给你带来隐藏利润,而不确定性的商誉,则可能带来隐藏亏损。那么什么叫确定性的商誉呢,比如加工制造行业,基本上不达预期的可能性不大,比如可口可乐他的灌装线,就给他隐藏了50美分的利润,这都快赶上他每股收益了。而纯玩品牌,玩轻资产的,玩艺术的,太高的商誉,风险就大了。当然有时候也能给你意想不到的回报,如果这次冯小刚的芳华,票房跟战狼2一样,那这一下,估计商誉能涨出100亿。

另外,某行业的牌照也是一种隐匿资产,比如联通,他市盈率很大,盈利很差,但就是股价坚挺,主要是因为这张牌照值钱,毕竟全国就三张。

下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现金流量。这是一家公司的生命线,有源源不断的现金净流入,这种公司就能抵御任何风险。经济再糟糕你都不用慌,比如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装下的几个保险公司都是这一类,天塌下来他都赚钱。我们讲巴菲特和芒格的时候也说了,他们最讨厌那种先付钱再收钱的业务,比如高速公路,你不得不先修路,然后才能收钱,收到的钱还拿不走,还得把它拿回去保养道路。又或者钢铁公司,先建高炉,然后才能有生意,赚了钱还得继续建高炉才能维持市场,这样的公司注定现金流量不会太多。那什么样的公司现金流多呢,零售公司,他卖一个东西,就能赚取一份现金,比如美国的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还有我们的格力电器,贵州茅台。所以最重要的是自由现金流量这个指标,是指扣除掉正常的资本支出之后剩下来的现金,这是一笔不必在用于支出的现金流量。这个值越高越好。但自由现金流量比较难算,自由现金流量等于(1-税率t)×息税前利润(EBIT)+折旧-资本性支出(CAPX)-净营运资金(NWC),听起来都会很晕,所以大概知道一下就行了。研究机构他们都会在excel里建好公式,然后把这几个参数找到填进去就行了。

下一个我们看看存货。你不用管存货的计算,只需要会用他就好了,也就是用期末存货价值减去期初的存货价值,你就知道他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存货积压总是不好的事情。如果一个公司的销售增长了10%,但同时他的存货增长了30%,那就得警惕一下了。新产品和老产品很可能发生竞争关系,所以存货可能会大幅贬值,让公司的利润下降。特别是产能过剩的行业,比如服装,新款服装可能值1000元,但如果扔到尾货去卖,可能50都卖不掉。所以存货价值这块一定要注意。当然也有存货价值提高的,比如茅台,去年1100,今年1400一瓶,显然存货价值还增长了30%左右。

很多人问,增长率到底是什么?是销售增长率,还是其他什么,这里彼得林奇说的增长率,是收益增长率,或者干脆说就是净利润增长率。有可能销售下降而利润增长率提升,比如产品提价,就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所以彼得林奇会极力推崇那些市盈率只有利润增长率一半的股票。要能持续增长就太好了。但如果你找不到这种好事,那么彼得林奇说,增长优先。也就是说市盈率20倍的,每年增长20%的股票,要好于10倍市盈率,每年只增长10%的公司。

其实简单算一下就知道了。我们就以10年为限,假设他们10年后市盈率没有变化的话,那么年增长20%的公司,应该能涨6倍。而年增长10%的股价只涨了2.6倍。有人说了,20%能持续吗?假设他没有兑现高增长,只是每年增长了15%,那么第十年的业绩也是4倍,而到时候调降他的预期,给他15倍市盈率,他的股价也比最开始的时候涨了3倍,还是比10倍市盈率,年化增长10%的公司涨幅更大。所以你买一只股票,到底能不能赚钱,最重要的不是买入价格,而是他的利润增长率。即使买贵了,但他一直能够保持增长,也不用太过担心。除了增长之外,你还得看看他的利润率到底是多少,彼得林奇说如果有10%以上的税前利润率,就算是不错了,巴菲特给出的标准是毛利率40%,净利率不能低于5%,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调整空间。这就是本章财务分析的内容,明天我们讲,股票分析的重点,以及长期投资的组合。明天见

【11】如何构建一个资产组合?让获利变得更加平稳!

经过之前的学习,相信您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财报的能力了,但这可不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你买入股票之后,要定期核查你的股票,给他们做个体检。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他们可能随时会产生新的变化。比如一开始可能高增长,两年后开始进入稳定期,这时候估值就要发生变化。比如麦当劳当年快速增长,市场给他30倍的估值。一直维持了很多年,但后来大家发现麦当劳的利润率越来越低,随后他的增长也越来越没有惊喜,所以给他的市场估值下调到了12倍。后来麦当劳又做出了新的尝试,比如供应早餐,售卖甜品,快送外卖,这又让麦当劳开始重新增长。

当然有时候也会乱花渐欲迷人眼,比如彼得林奇买的德克萨斯航空,当时就各种好消息,什么瘦身经营,什么拥有东方航空权益等等,这都让这家公司拥有了更好的题材,股价也一直上涨的,但这家公司基本面已经开始变差,等到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坏消息全都爆出来了,股票最后暴跌了一半,所以市场情绪这个东西一定要先把他搞清楚,市场过热和过冷的时候,都要辨别清楚,先要把市场情绪排除在外,才能客观的分析公司。

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股票分析到底有哪些重点。首先市盈率要低,其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越好,第三公司内部人在买股票,公司自己回购股票,第四公司收益增长稳定。然后再算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价证券,把这些都排除掉,看看公司真实的价格到底是多少,这些是购买股票通用的方法,再重复一遍,首先市盈率要低,其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越好,第三公司内部人在买股票,公司自己回购股票,第四公司收益增长稳定。然后再算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价证券,把这些现金头寸排除掉,看看公司真实的价格到底是多少,如果你是小白用户,这些肯定都还是要看的。如果连这些都不看,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如果要获得更高级的分析方法,那么就要把公司股票分类,增长缓慢的公司,就要主要看股息率,拿他当成债券买,而稳定增长的公司,主要看市盈率,看他2年后能否回到15倍市盈率以下。周期类的股票,则要看看周期的位置,强周期类需要短期看铜价走势,中期用PPI来确认,而猪周期这种东西,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主要看商品本身的价格走势。这类公司一般在周期底点市盈率最高的时候买入,市盈率最低的时候卖出。快速增长类型的公司,则重点是收益增长率,如果始终保持25%的增长,那么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但如果再高,超过30%,就很难维持下去了。所以宁可相信世界有鬼,也不能太相信一个公司始终保持这么快的增速。这不科学。

至于困境反转的公司,你得确定他是趋势变化还是暂时困难,又或者是被猪队友拖累,这类公司的判断是最困难的。当然在A股上有时候会有神经病的机会,比如传出文章跟姚笛搞婚外恋,大家心疼马伊琍,最后伊利股份跌停,这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会很快涨回来的,相当于白给了你10%。隐蔽资产的公司这个难度是最大的,一般发现不了,小白用户可以不必在这上面花太多时间。最后彼得林奇还是提醒大家一点,做股票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人多的地方不去,镁光灯下的东西不买。价格激烈竞争的行业连看都不要看。然后剩下的就是耐心持有了,着急的钱,有期限的钱千万别往股市里扔,即使我们知道那些东西一定能赚钱,但什么时候赚的到却没人知道。

下面一章,彼得林奇要讲讲资产配置的问题了,告诉大家如何构建一个投资组合。首先要解决一个投资预期的问题,郑雅山经常听人说,今年要涨50%,明年怎么也得30%,但这种东西可能吗?可能!你经过两年高增长之后,一定就是1-2%,甚至是投资亏损20%,这才是投资的规律,能吃的了肉,也抗的住揍。投资不是发工资,不可能这个月有,下个月还有。他可能几年都没有,最后给你一顿大餐,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扛过前面那几年,保证最后大餐来的时候你还活在市场里。当然我们也不妄自菲薄,股票还是能比债券赚更多钱的,如果你发现你的投资还不如银行存款,那肯定不是股市出了问题,肯定是你自己出了问题。彼得林奇说,一般股票长期的投资收益率在9-10%做的好一点的能到10-15%。这是一个业绩标准,你要战胜市场,你就要做到15-20%,郑雅山水平很菜,基本就是15%左右,20%一直都是我努力的目标。

股票投资里面有句话叫做长线是金,短线是银,这话说得是,长期投资的收益要远远好于频繁的短线买入卖出。不光是手续费的问题,还有是因为你的的买入卖出,就得频繁操作,而操作越多你错的概率就越大。

那么,至于该持有多少只股票,这没有一定之规,看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如果是刘邦,你就管住萧何韩信张良就行了,你如果是韩信,你当然可以统帅千军万马多多益善,当然现实中我们的小白用户居多,所以,你们最好别超过5-10只股票,这里面最好有重点的3-5只,太多了就照顾不过来了。你持有这些股票,至少能做到,每天把他们的消息都搜索一遍,每个季度把财报都浏览一下。

当然,股票的类型必须有所差异,你说你买入了格力,再买入了美的,这两只能算一只股票。你要做的就是,每个类型的公司,挑选1只股票,比如缓慢增长的你挑工商银行,稳定增长的挑选格力,周期类的选择万科,快速增长的,隐匿资产的各选一只就好。这些都不作为推荐,只是简单举例。这样你的资产组合里,既有低风险的稳健股票,也有高风险的快速成长股,风格上既有大盘股,也有小盘股。这样就比较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您对股票完全不在行,其实我们通过构筑基金的组合也能形成这样的效果,比如你持有中证红利,这是缓慢增长的,沪深300这是稳定增长,创业板这是快速增长的,还可以配一个周期类的易方达资源行业,这样就差不多稳定了。如果再想国际化一些,分别配一个港股和美股的qdii,这个时点,你要想稍微激进一点,就少配点或者不配美股,少配沪深300和中证红利,多加两份创业板,这就是一个资产配置的主要思路了。构筑这么一个组合,其实你要赚的,就是每年上市公司整体那12%的回报。所以长期看,得到这么个回报,并不难。因为你比较均衡,所以不会得到更多好处,但同时也基本不会犯错误。用基金构筑组合的好处就是更稳定,但坏处就是,你永远也不会享受10倍股带来的喜悦感。

彼得林奇是很反对把股票抛出,然后换成现金的。他说应该把资金永远留在股市里。顶多是在股票之间切换,这样你才能有获得市场回报的机会。有人说不对啊,我高点卖掉,低点再买回来,不是赚的更多。如果您有这个本事的话当然没问题,但问题是没有人会永远卖到高点买到低点,更多的情况是,快到高点了才进去,而快到低点了,却抛出了。

很多专家都在说股票不要追涨杀跌,这个观点害了很多人。卖出涨的好的股票,去买涨的差的股票,这属于卖出了赢家而去买入了输家,彼得林奇说这是拔掉了鲜花浇灌了野草,是一个愚蠢的策略。老实说,郑雅山也很容易犯这个错误,因为人总是不爱认错的,涨的好的,已经证明自己对了,也就无需再证明自己了,而下跌的那些,却证明自己错了,唯一纠正错误的方法就是,在底部多买点,期望摊低成本,这样更容易成功,但这却失去了效率,在心里得到满足的同时,却让业绩大幅受损。郑雅山也很困扰,但这就是人性,后来怎么克服的呢,去买基金吧,买基金的时候,你的心态就变了。就会习惯性的买入好的基金,而卖掉表现差的基金了,因为你会觉得,基金涨的好,是因为那个基金经理强,把钱给更强的基金经理,当然心里更踏实。等在基金上养成了这个习惯,在回到股市来实践。至于要不要止损,彼得林奇说不要,因为现在股市波动很大, 你可能为了10%,而错过了10倍上涨的机会。但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彼得林奇他是一个大师,他能在买入之前就把很多东西琢么明白了,而且他买入也不全是重仓,所以他敢说自己重仓的都没问题,但各位小白们恐怕还做不到这点,稍微风吹草动就不知所措了,那么做个保险绳安全带,这可能会在关键时候救你一命。明天我们将结束这本书,来讲讲买入和卖出的时机选择。咱们明天见。

【12】投资中这些鬼话千万别信!

市场中有很多技术分析派,他们总是盯着K线图,然后用技术分析找到股票的买入卖出时点,彼得林奇身边的人可想而知,很多还都是技术分析的大师。有一次他和一个技术分析大师闲的蛋疼聊股票,林奇刚刚26美元一股,重仓了时代华纳。于是他就问起,怎么看待这家公司,技术分析大师说,这只股票已经过度上涨了,于是他就用图形告诉他为什么这么说。结果这句话深深影响到了林奇,随后股价一度涨到了32美元,彼得林奇也坐不住了,他觉得26美元都过度了,32美元岂不是极度上涨了。他重新审核了时代华纳的基本面,但没发现异常。后来这家公司涨到了38美元,他就开始了一种莫名的恐惧,结果他真的获利了结了,最后是果然……果然……彼得林奇永远记住了那个技术分析大师,因为华纳的股价一度涨到了180美元。即使后来华纳暴跌了一半多,股价仍然还有76美元,也比他卖出的价格高了一倍。

所以彼得林奇的建议是,永远别试图去做波段,对于一家好的公司,只要基本面没有问题,股市整体没有问题,你就应该一直持有。中间任何的低买高卖都是一种贪婪,你会为此而付出代价。当然前提条件是,你得像彼得林奇一样的了解自己买入的股票,而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个公司是干什么的,让他坚定持股,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一点都不现实。所以如果你还是对股票不了解,谈买入卖出的策略完全是一种奢侈。而当你对自己买入的公司足够了解了,你就大概有了策略。比如你买入的一直缓慢增长型股票,你的依据就是股息率,当股票上涨了30-50%,股息率一定大幅下降了。这时候你可以一把卖出,从而收回未来3-5年才能赚回来的股息。而当股票下跌30%,意味着股息率反而上升了,你此时不但不应该卖掉股票,反而应该更多买入。这个股票的内在价值提升了。

如果你买了一只稳定增长的股票,那么你期望他成为10倍的大牛股就很难了,比如现在的格力和伊利,他们再涨10倍几乎没可能了。茅台更是不可能涨到5万亿的公司。所以这就是一个天花板。那么你卖出的依据就是市盈率,如果市盈率超出了正常范围,比如历史市盈率最高15倍,而他已经涨到20倍了,那么你就要系好安全带,随时准备走掉。还有就是业务受到冲击,增长率下降的时候,那么无论你是否赚到钱了,也应该尽快走掉,这种公司最怕的就是业绩下滑,一旦下滑很可能是趋势性的,很难再扳回来。

如果是周期股,你要关注宏观了,要在周期顶点,也就是他盈利最多,市盈率最低的时候走掉。否则等周期过去,那股价跌起来可是相当快的。所以买入周期类的股票,一定每天都要看铜价,每月都要看PPI,如果两个指标任何一个掉头向下,马上走人。还有就是,在市盈率低点,系好安全带。只要跌破60日均线,或者从最高点往下跌破8%,马上拔腿就跑。不要有任何犹豫,跟你赚不赚钱无关。彼得林奇说,还要注意这类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比如这个季度存货开始增加,那么也就意味着行业繁荣可能已经过去。这也是一个逃跑的信号。

至于增长型股票,这个是最难的,这里面会有很多10倍大牛股。主要防范的就是收入增速下降。比如净利润增长率原来是30%,后来下降到了15%,那么这个公司的估值可就从30倍,跌倒了15倍,也就意味着他的股价可能要跌一半。反过来,一家公司利润增长率是30%,但市盈率已经涨到60倍了,这时候,你也应该系好安全带,随时准备闪人了,闪人的方法还是60日均线和最高点的8%止损止盈。因为显然股价高估了。还有些公司说自己增长100%,甚至1000%,这些都不用看了,这种增长率根本不能维持,基本就昙花一现。所以总结一下,高增长公司的卖出信号,最近销售额下降,高管离职,市盈率明显高于盈利增长率。

困境反转型的公司,一定要关注他的债务和存货两个指标,债务不减反增,就要果断跑路,存货也是,存货是销售的2倍了,说明他的困难不是暂时的。反转的概率不大。市盈率相对于增长率高的离谱,那就更麻烦了。这里郑雅山要说下, toB端销售的,要格外注意,往往他们因为客户的困难,而让之前的商业模式终结。这种情况就不要再期待他起死回生了。

最后是隐蔽资产型的公司,卖出一定是因为他的资产贬值了。比如我们说在牛市里很多公司交叉持股,一个服装厂,能持有很多期货公司的股票,期货公司涨的很凶,所以服装厂也涨,这种是个加持的效果,相反一旦熊市来了,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都暴跌,那么这个服装厂肯定也是暴跌。他的资产不断减值。还有比如冯小刚的芳华,延期上映,这块商誉资产就面临进一步减值的风险,华谊兄弟也是要下跌的。另外,一个隐蔽资产的公司,机构持股者数量上升,这就是股价到顶的先兆。说明大家已经发现他的资产了,那么价值一定已经反映在了股价之上。

在股市上,你会听到很多声音,这些声音很可能是很危险的,如果你相信,恐怕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首先,有人会说,股价下跌了这么多,不可能再跌了。高手死于抄底,往往就是这么发生的,殊不知抄底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活,如果你不对公司基本面有足够了解的话,只是觉得股票超跌就去买入,那么很可能会死的很难看,比如中国平安,2008年危机之后,股价暴跌了9成,从140多跌到了不到20块钱,记住下跌不言底,尤其是在暴跌之下买股票一定是错误的,就好比徒手接有毒的飞刀,被划伤的概率非常大,甚至有可能是致命的。

相对应的,股价长这么高了,怎么可能再涨呢?而事实上他就一直涨,比如美国的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从0.75美元,一路上涨,2块的时候就有人喊高了,但一路涨到了124,涨幅接近170倍,1000美元变成了17000美元,而且还得到了23000美元的股息。所以跟下跌不言底对应的是上涨不言顶。所以郑雅山经常告诫大家,如果觉得股票高估了,没必要急着卖出,系好安全带就好,因为你永远不要低估投资者们的愚蠢程度。

第三,低价股赔不了钱,很多人都觉得3块钱一股的股票,你能跌到哪去?但问题是股票的下跌都是按照百分比的,他跌的时候同样会很快速。彼得林奇说,他在美国发现,做空机构通常都是在股票价格非常低的时候才开始架炮打击的,因为股价非常低的时候这家公司就已经被市场抛弃,他破产的概率会很大。但这条在中国不适用,我们总是把做空股票的人划到敌对势力里面,所以没人做空,才导致了我们垃圾股满天飞。

第四,最终股价会涨回来,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深度被套之后,大家对股票市场心灰意冷,于是开始学习巴菲特,甘愿等待。相信股票会最终涨回来。但问题是,你得足够了解你买的公司,他是增长型的,哪怕只是缓慢增长的,他涨回来的问题不大,如果是周期叠加趋势类的,那么大趋势结束的,他可真未必能涨回来了。比如我们经常举例的中石油,涨回48的可能性不大了。还有中远海控原来的中国远洋,10年了现在股价只有十分之一。这就引出了我们第五句话,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当趋势发生之后,你就不太可能等到黎明了,这家公司里通常只有黑暗,或者更黑暗。

第六,股价反弹到10块钱,我就卖,套牢的时候投资者一般都设定一个心里价位,但这个价位可能一辈子也无法触及。大家白白在这上面浪费青春。

第七,蓝筹股不会波动,更不会跌到哪去。这话2007年的时候到处都在这么说,但是最后发现工商银行跌起来同样吓人,从9块钱,跌倒了3块钱。这么个大家伙也能跌下去66%,而且蓝筹跟小市值不一样,他们跌下去就很长时间不再上涨了,十年了工行还没有创新高。

第八,等的时间太长了,不可能涨了,这就是投资者的噩梦,不卖不涨,一卖准涨,百试百灵。一般一只股票的洗盘过程都是漫长的,有的时候一洗就是几年时间,而你的情绪刚好就是市场典型情绪,你挺不住了,别人也挺不住了。所以对待这种态度的最好方法就是连看都不看。这样你就没情绪了。

第九,不赚就当赔,某某东西上没赚到钱,错过了好几亿。这是投资者的典型心态,但要认清一点,每天都有发大财的机会,你不可能都抓住。所以真正属于你的机会,只有那些你真正看得懂,而且付诸实践的机会。其他错过的大鱼,实在太多,没必要耿耿于怀。你之所以错过,是因为你不具备这个能力。

第十,寻找下一个谁谁谁,这种愿望是好的,但通常很难实现,往往都是机缘巧合,天时地利人和都不一样了,你再出一个贵州茅台,再出一个阿里巴巴,这几乎没可能,就是让马云重来一次,他也不可能成功了。

第十一,股价涨我的股票就对了,股价跌我的股票一定是错的。彼得林奇说用股价涨跌判断投资的对错,是投资里面最荒谬的错误,甚至没有之一。大家之所以投资,你的目的不应该是股票,而是这家公司源源不断的产生价值,价值才是基础,而股票价格只是价值的反应。事实上价格才是总犯错误的一方。而你要认准价值,利用价格犯错误的机会,从市场获利。

这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了,彼得林奇这次讲的比较细,把股票的各个环节全都讲清楚了,甚至有很多干货指标,可以直接拿来给大家套用。

大道无门,千差有路;

透得此关,乾坤独步。

,?


那种简陋的油葫芦,必须要改进,成为真正的液压操控的机械臂,底盘方面,也要和坦克同样的底盘,这样可以随时进入坦克所在的战场。 “下跪,下跪能解决问题吗?你们给我下跪,我接下来了,然后呢,我再去外宾那里下跪,请求他们原谅我们的过错?”秦振华这一天,显得无比的嚣张跋扈,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反驳。